본문

  • 5

    評論

  • 16,314

    查詢

  • 2

    SNS分享

산지등대


山地的名稱由1702年(朝鮮肅宗28年)濟州牧使李衡祥巡行時命畫工金南吉制作的《耽罹巡歷圖》中記錄為山地村。除此之外,根據文獻《濟州島通卷42號1969年》,最初為山低,後改為山地。即,壹個是以漢拿山為發源地的山底川上流的嘉樂貴川(五賢潭東邊)經過健入浦流入大海,因此取名山底,後來再改為山地之說。另壹個是漢拿山主脈的沙羅峰從北邊沿至海邊後,重新沖上而取名山地之說。借以舊地名稱作山地燈塔。作為濟州市民的代表性公園沙羅峰山腰上有可壹眼瞭望作為耽羅關門的濟州島的白色建築。可觀賞到海岸絕壁和大海相互呼應,使人聯想到壹幅水彩畫的美麗海岸線的地方,這里就是山地燈塔。山地等他周圍有廣闊的大海和沙羅峰組成的風景,離島中心近,受到以參觀體驗為目的來到燈塔的,從幼兒園兒童到大學生的各年齡段人們的歡迎。不僅作為燈塔,而且同時為景點發揮其作用。當疲倦的太陽陷入大海,紅色填滿大海時,迎接開往棲息地的漁船的海浪的白色泡沫與晚霞融合,在燈塔前方的海上營造玉色煙霧。當燈塔的燈光在黑暗中搭建道路時,大海上開啟由數百艘漁船點綴的幻想之煙火慶典。


산지등대
산지등대
산지등대